致敬白衣战士 争做护理先锋丨袁雪莲:临危受命,与国同舟
日期: 2020-11-17   来源:    浏览量:

      6月19日,护理学院党委在全体学生党员中开展了“致敬白衣战士 争做护理先锋”主题党日活动。7月以来,护理学院党委进一步深化主题党日活动,在学生中相继开展了“致敬白衣战士 争做护理先锋”大讨论、大征文活动。为进一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展现护理学子积极进取、阳光向上的青春风采,推动广大护理学子争做护理先锋,学院从10月中旬开始在学院官方微信公众号系列推送部分护理学子的优秀文章,今天推送的是2018级护理学本科五班同学袁雪莲的文章《临危受命,与国同舟》,供大家交流学习。



临危受命,与国同舟

2018级护理学本科5班

袁雪莲


      2020年1月23日上午十点整,武汉封城,全市公共交通暂停运营,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次对一个千万人口级别的城市采取了最严厉的措施——封城。

2020年年初,网上盛传这样一段话:“庚子鼠年,楚地大疫,为一国封一城。医甲钟南山,携雷火二神,率三十万白衣,入疫区,死守生死玄关。”短短几句,却可将此次大疫概括得淋漓尽致。庚子年初,中国人民的团结抗疫可谓惊叹世界,其中,护士这一职业也获得极大认可。数月已过,成为一名优秀护理人员这一心愿已在我心中深深埋下。

      “医者之责如将士,其状可比战之端。”医护人员身穿防护服入疫区,同将士身披战甲出征,同是生死之争,同将死战不退。无论是隐瞒家人签字赶往武汉,还是舍小家为大家、暂别儿女赶赴疫区,这都体现了一名医护人员的社会责任感和无畏艰险的决心。就像一名出征医生所说:“我们去赴一场大考,出题的不是我们,但我们去答题。”在疫情最严重的时期,每个人都不知道前路如何,但他们的义无反顾感动了每一个被疫情牵动心肠的人。“黄金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这种精神用来形容他们绝不为过。

      “医者替尔负重行,独忍泪水暗自潸。”疫情期间 ,全国各地的医院上演着形形色色的故事,感人的,搞笑的,气愤的,各种各样,总能牵动人心。故事中的主角多是医护人员,其中关于护士的故事总是能让我感同身受。护士王玥玲与消防员秦笃山在各自岗位举办了一场五分钟的视频婚礼;医护夫妻虽在同一家医院工作,却是五天没见到一面,再见时身穿防护服也无法拥抱,只能通过声音识别对方。虽辛苦难熬,但从未放弃,正所谓:被这雨淋湿的人说他不会冷。一家医院,两个世界,病房隔离病毒,但从未隔离爱。

      “若可一人换一城,拼却一我心亦甘。”疫情期间,全国各地医护人员纷纷请赴武汉,毫不退缩,让人无比敬佩。他们在医院工作的新闻也不断被报道出来,有人问道:他们不害怕吗?我想他们也会怕,但心中的责任、信念完全战胜了恐惧,每个人都是抱着必胜的决心去战斗:钟南山院士为疫情防控再赴战场,给了所有人胜利的曙光;李文亮医生勇敢发声提醒大家要积极防控新型肺炎,但事与愿违,他在接诊过程中不幸感染离世。近期有一片段,一个感染的孩子扯掉护士的口罩,所有人都在为护士祈祷,但病毒无情,她感染了,且抢救无效。一名医生说:“我们已经做了一个医护工作者能做的一切。”抗疫虽难,但永不退缩。为何不退?在这借用一位志愿者的话:“这不是应该做的吗,没有为什么。”

      “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抗疫期间不止有感人故事,还有许多趣事温暖人心。方舱医院护士与患者共跳“火红的萨日朗”,这何尝不是一种独特的医疗方式。作为护士,绝不抵御温暖的人心。方舱医院接纳了不同省份的病人,分配了不同省份的医护,以此方式拉近医患关系,也给了紧张状态下的患者极大安慰。二月份,天是冷的,人心是热的,“一省包一市”抗击的是病毒,温暖的是人心,我们坚信,有爱就会赢。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抗疫人员中,90后占大多数,曾把名字写在校服上的孩子们,如今变成在防护服上书写愿望的一线战士,但是防护服下,他们也是父母、子女、挚友、是普通人。“哪有什么白衣天使,不过是一群孩子换了一身衣服,学着前辈的样子和死神抢人罢了。”所幸数月过后,这群“孩子们”成功了!

      “为一国封一城,众医者奋不顾身,身披白甲,入疫区,死战不退。”如今国内形势向好,人们生活回归正常,但一些话语常在我耳边响起,“妈妈在打怪兽呢”“等疫情结束我们就结婚”“你说我一辈子为了啥,不就为了几个病人”……短暂思考,已潸然泪下。前线医护人员用实际行动诉说着:万众一心,必有阳光照进阴霾。如今阴霾已散,留下的只有阳光。因此,作为一名护理学生,定要增强对护理职业的认同,坚定学习护理的决心,我在此作出承诺:国有战,愿受命,与国同舟,战必胜!


版权所有:山东第一医科大学(山东省医学科学院)护理学院
泰安校区:山东省泰安市长城路619号 邮政编码:271016
联系电话:0538-6238121 电子邮箱:hlxy@sdfm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