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9日,护理学院党委在全体学生党员中开展了“致敬白衣战士、争做护理先锋”主题党日活动。7月以来,护理学院党委进一步深化主题党日活动,在学生中相继开展了“致敬白衣战士、争做护理先锋”大讨论、大征文活动。为进一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展现护理学子积极进取、阳光向上的青春风采,推动广大护理学子争做护理先锋,学院决定在学院官方公众号系列推送部分护理学子的优秀文章,今天推送的是2018级护理学本科五班同学温华华的文章《医者仁心》,供大家交流学习。

医者仁心
2018级护理学本科五班
温华华
夫医者,非仁爱之士,不可托也。
我们常说,医者仁心。单这一个“仁”字,不过四画。听起来简单,可真正做起来却实在是难。
作为医者,最基本的就是具备无可挑剔的专业素养。
在面对新冠肺炎疫情时,从一开始的不了解不重视;到李文亮医生发现疫情的严重性,告诫群众进行防范;后来病情迅速扩散,患病人数激增,医护人员紧急采取有效的隔离方式,尽量减少人群聚集感染;再至如今,大部分患者都已康复出院,重归于平凡而又正常的生活。
从对传染病情的精准预判,到专业的隔离手段,最后是治疗方式的推陈出新和疫苗的创新研发,中国各地的医护人员以完备的理论知识和成熟的临床试验,将过往案例与大胆创新相结合,从病毒中为我们“杀”出一条平安之路。
不可否认,中国的医疗条件相较于从前面对鼠疫、天花等传染病时的举足无措已经有了大幅提高,甚至隐隐有达世界前列之势。中国在崛起!她的孩子们为了维护国民的身体健康,新兴的医学之魂,也在不尽的燃烧。
无愧于心,大概是医者仁心的另一个解释。
除了必备的医学专业知识外,想要成为一名合格的医者,需心怀天下百姓,悲天悯人,竭尽自己毕生所学,来换一方平安健康。
钟南山院士曾说:“科学只能实事求是,不能明智保身。”否则受害的将是患者。在疫情期间,无数医护人员前仆后继的用自己的行动践行了这句话。
武汉,不同于曾经的热情美丽,他悄然被无尽的恐怖和死亡所笼罩。所有投身于疫情一线的医生护士们也是人,他们也会被来之迅猛的病毒感染,他们也怕与家人阴阳两别。可是他们仍旧面含着微笑奔赴一线,不是无知,是真的想以凝聚的力量,将武汉的阴霾扫去,带来痊愈的希望!
在历经无数个夙兴夜寐的夜晚之后,全国各地治愈率不断上升的好消息陆续传来,有人感动,有人庆幸,有人祈祷,有人祝福,有人满含泪水......
但在其背后,让我们黯淡下来的,是截至2020年4月29日,全球牺牲的医护人员已超609人,年龄最小的仅有21岁。
语言的作用太过薄弱,除了敬佩二字,我无法再赘用其他词汇去形容我心中的感慨。或者说,牺牲的白衣战士本意更不是为了换来这些赞誉。 当他们一笔一画在请愿书上签下自己的名字时,自己的生命和家庭就被暂时放在国家危难之后。上前线,对人民负责,对国家负责,对生命负责,大概才是他们心中最高的理想。
那些嘉奖和悼念与逝去的英雄相比,是多么微薄的东西。
一位患者曾说,我只是你们工作中的匆匆过客,而你们是我的人生转折。
凯旋归来和已经长眠的医护人员听到这句话,应当都可以歇一口气,告诉自己,真的无愧于心了。
不负祖国,不负人民,不负自己!
这是他们的信念,也是我的信念。
古人医在心,心正药自真。今人医在手,手滥药不神。我愿天地炉,多衔扁鹊身。
我在此冒昧谨以我个人代表全护理学的同学立誓:
我将遵循我的信仰,以我的专业知识,发扬所有前辈钻研、冲向一线的精神,让每个患者都相信,只要今天活着,就有明天治愈的希望!